辽宁男篮:一场提前注定的失败

作者:雨燕直播吧


98-109,一场脆败。11分的分差并不能完全体现双方在比赛中的巨大差距,也不能体现辽宁男篮此时此刻的失魂落魄。在主场沈阳,辽宁体育馆此前从未被打到鸦雀无声,绝大多数的球迷,包括众多观战的中立球迷,可能完全想不到辽篮的抵抗会这么简单又这么短暂。


但如果你看过这赛季辽篮的比赛,可能早就能隐隐约约能感受出来,这支球队身上的冠军气息已然悄悄散去——最直观的体现当然是在两个月前,3月5日客场对广东男篮,在半场过后,比分落后16分回来,辽篮只坚持了不到3分钟便草草认输,分差被一路扩大,直到吞下一场44分的惨败。当镜头对准客队的众生相的时候,辽篮的球员眼睛里更多是茫然麻木和些许的无助,但面对着CBA赛场上多年来的最大死敌,他们甚至连好勇斗狠的敌意都没有,更谈不上和对方拼到你死我活,哪怕同归于尽的血性了。

就是很明显的,没心气了。


在团队竞技体育里,我们一般把三连冠视为一道坎,这种连赢三冠之后失去目标和追求的情况,放在全世界团队体育也是共通的。第二个冠军是自我证明,第三个冠军是奠定王朝,但接下来,就很难说服自己了。

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困难,但对于辽篮来说,他们还有一个可以说服彼此争冠的理由——在第三次夺冠,也就是2023年,官方设计制作的冠军T恤,上面印了“1234”四个数字,其中前三个涂成了辽篮的绿色,这当然是对经典的口号“一二三四,我爱辽篮”的致敬,尽管辽篮下一年继续卫冕,拿下队史第四冠,但“1234”的概念,也可以算作对辽篮众将士的一层心理暗示:三连冠不够,再拿一个才对得起球迷的呐喊。


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辽篮同样需要将夺冠延续下去:在任期间成功率领辽宁男篮豪取三连冠和全运会冠军的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宋凯改任中国足协主席,而新上任的曹阳,则需要将辽篮继续作为其在任时的龙头产业,起码应该接过这一重任。因此早有退心的韩德君和李晓旭,在领导的恳请下,选择留队再战一年。两位老将不仅坚守了职责,同时还选择牺牲,大幅度降薪。

但这支三连冠的球队,并没有维持主要核心小修小补,而是一反常态地,做出了惊人的大动作。

2024年8月29日,辽宁男篮官方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将郭艾伦的独家签约权正式转让给广州龙狮,在这笔三方交易中,辽宁男篮得到了上赛季效力于南京同曦队的控卫王岚嵚,租借期三年。


在交易后的辽篮方面的报道中指出,当辽篮愿意给出一份2年的顶薪合同的时候,郭艾伦方面提出了许多难以满足的附加条件,最终双方谈判破裂。这一说法应该可以得到采用,郭艾伦方面也没有明确否定(只是说没有管球队要过顶薪)。

实际上,无论如何评判当前的郭艾伦和王岚嵚的实力差距,都无法改变“王岚嵚目前并没能证明自己有在强队作为核心”以及“能接近巅峰郭艾伦”的事实,因此辽篮在这笔交易上显然并没能做到补强,而“郭艾伦不能上场,王岚嵚起码能打球”的说辞,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实际效果。

毕竟辽篮需要为王岚嵚支付薪水,他的身价并不低。更重要的是辽篮替换的这个位置是球场上最重要的:组织后卫。


一直以来,辽篮都以“子弟兵”而自豪,辽篮也为国字号贡献出大量顶尖后卫,从吴庆龙到郭士强,从张庆鹏到杨鸣,再到郭艾伦赵继伟,大碴子味或者海蛎子味的方言喊战术是辽籍后卫的普遍特质。这些辽宁籍球员,大部分从小就在一起打球一起长大,彼此间有着相当程度的默契,自然也有因为钦服而产生的信任感。

但1998年出生的王岚嵚一定是个例外,他此前没有在辽宁的历届青年队效力,没有打过全运会,没有跟队内的几位主力球员做过队友。他的年龄比场上的几位核心主力都要小,而他也没有过硬的荣誉和成绩让这些老队员们相信他。

事实上,在第一个赛季结束的时候,王岚嵚也没有完全掌握辽篮常规的战术发起,在场上多次出现找不到队友之后的传球失误,以及时间临近后的低质量投篮选择。最终杨鸣整个赛季让他只打21.1分钟,而且多次当场叫暂停换王岚嵚下来,就是明确的信号了。

能打球的王岚嵚比不怎么能打球的郭艾伦强点也许,但强得不多。





另一个让人疑惑的选择,是弃用大外援莫兰德。

合理的角度说,弗格和莫兰德的薪资过高,会吃掉大部分的外援工资帽,而管理层和教练组也对莫兰德时常在场溜号,情绪控制不稳定表达过不满。辽篮认为可以找来莫兰德的替代者,并且很快敲定了阿丘尔,从最初的选择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问题是,辽篮没有将莫兰德的续约权作为筹码为他寻找下家的同时在CBA联盟里换取一定的回报,也没有考虑过莫兰德可能会加入竞争对手的情况。于是当辽篮有过重新考虑莫兰德的时候,莫兰德已经成为老对手广东队的一员了。

需要注意的是,本赛季CBA的外援政策从4节4人次提升到4节7人次,外援上场人次的增加明显提高了比赛的速率和质量。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便最高水准的国内球员,都可以在外援身上得到平替甚至更高档次的替换。另一个最初没有被太重视的规则修改是:本赛季外援的更换次数不限,仅要求同时注册4人。而很多球队迅速吃透了这条规则,特意准备了超过4人的储备,可以随时替换注册使用,在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底气。

反观辽篮,郭艾伦的美式后卫打法,使其成为了最容易寻找平替的一个,但辽篮却没有在外援上寻找一个更好的郭艾伦。一定程度上说,辽篮并没有跟得上新规则的进度,而且健康的赵继伟也算得上外援级别,至少比八九成以上的同位置国内球员要强,然而——

赵继伟并不总是健康的。


上赛季,28岁的赵继伟常规赛出场48次,场均34.2分钟,拿下15.1分8.6助攻1.9抢断;季后赛状态更加神勇,12场比赛,场均39.8分钟,18.3分8.4助攻2.5抢断。

本赛季,29岁的赵继伟,只打了32场常规赛,场均29分钟,只能拿下10.5分7.9助攻1.3抢断,少打了5分钟,得分缩水了三分之一,比起季后赛更是下滑到了接近砍半的地步。

出手数的减少确实,但赵继伟本赛季明显进攻欲望下降,在场上的进攻选择也大不如前,作为一个以组织为主的后卫,他的场上决策下滑有些反常,但答案其实他自己都说过:

在4场总决赛打完,接受采访的时候,赵继伟说,“我只想好好睡一觉,太累了。”

同样的话,张镇麟也说过。


上赛季,张镇麟常规赛打了47场,场均37.5分钟,季后赛则是达到了42.3分钟。他在季后赛的命中率也只有39.2%,但他在防守方面做出的强度贡献有目共睹。

很重要的原因是,辽篮其实没有给赵继伟和张镇麟配替补。

郭艾伦原本和赵继伟交替上场,但他上赛季基本没怎么打;而主打小前锋,实际上要防守三个位置的张镇麟,只有丛明晨(上赛季场均20.1分钟,本赛季一场没打)和赵率舟(上赛季场均11.3分钟,本赛季场均5.4分钟)这两个替补。

连轴转也让两个人都处于明显的亚健康状态。

辽篮给赵继伟找了王岚嵚做替补,那张镇麟的替补呢?

实际上,赵继伟和张镇麟都缺席了第一阶段,张镇麟的情况更是严重——胯部的持续性伤病让他都无法进行有球训练,也无法参加体能测试,而我们都知道,下肢的疲劳性伤病,大部分都是累出来的。张镇麟选择了不动手术,保守性治疗,而辽篮做出的应对是,引进了沙约克。

这一选择其实并不差,沙约克有不错的身板,和一定的投射能力,做张镇麟的基础工作足够。辽篮在两大核心缺席的情况下,带着弗格、沙约克和阿丘尔三个外援进入新赛季,储备和位置选择上都没什么问题,而且在当时的第一阶段10场比赛里,辽篮的所有对手只有福建一支准备了4名外援,其他对手也都只有3名外援,辽篮8胜2负,表现说得过去。

但第一阶段结束之后,辽篮出乎意料地同时裁掉了阿丘尔和沙约克。


在很多球迷看来,两名外援表现虽然谈不上大杀特杀,但也都胜任了自己的角色。而1990年1月出生,即将35岁的弗格则是比前一年多了更多开火权,承担了得分的重任。辽篮在即将顺利磨合的情况下,因为“外援并没有明显优秀”而放弃,怎么说都有些苛刻了。

但其实还是可以理解:本赛季新签下的外援都是签一个月的短期合同,不满意可以随时替换。球队在换外援方面没有损失,有充分的底气换着玩。

于是在第二阶段,引进了外援威尔斯,辽篮带着俩小外援进入第二阶段,加上赵继伟的复出,后场阵容相当富裕。于是1米9的鄢手琪去打二号位,1米96的威尔斯打三号位。然而内线,是韩德君、李晓旭和付豪三个人轮换。

也正是这段,二老的出场时间动辄30分钟,状态急剧下滑。刘雁宇和张陈治锋短暂进入轮换却都没有太多建树,辽篮紧急引进中锋图雷,然后他用7场比赛,单场最高8分,带来了辽篮队史最灾难的外援表现,7场3胜4负,辽篮再次裁员,又一次剩下了两个外援。


第三任大外援帕顿打了8场,只有一场得分上双,然后再次被裁。辽篮实际上在整个赛季的三分之二时间里,都没有做到4个外援满编,伤病问题严重困扰到整支球队,阿丘尔和沙约克离队后迅速加盟马尼萨和马卡比,辽篮也没法去吃回头草。(而老对手广东队主动前往发展联盟诚意邀请贝兹利回归,则成为了最鲜明的写照。)

即便打到半决赛,辽篮最终配备的弗格、威尔斯、韦伯和奥利弗的组合,放眼CBA也很难称得上优秀,而整个赛季到打完,辽篮实际上也只有张镇麟一个小前锋,当他不在场上的时候,球队就一直让三后卫来客串防守。


35岁身高1.91米的弗格今年在CBA的各项评奖候选时被放在前场位置,也能看出对他的消耗

伤病缠身,就是本赛季张镇麟的真实写照,他打了第二阶段的7场,然后又休战了两个半月,常规赛只打了17场。但只要他上场,就是强度拉满,常规赛依然要打31.5分钟。于是你在场上能看出张镇麟一些时候的不集中和疲惫,在教练组的授意下,他做了更多组织和中转的工作,但后来让他去持球单打,效果越发不佳。


张镇麟今年只打了16场常规赛,比较糟糕的是他的投篮能力似乎有比较大的退化

当韩德君不具备低位爆破的能力,当几个大外援都没有持球进攻能力,辽篮的打法变得非常的固化,或者可以直接说难看:威尔斯持球攻、弗格绕掩护投篮或者造犯规,然后就是交给赵继伟处理,偶尔把球传给中距离要球的付豪。而投射明显多于持球杀伤的付豪,并没有证明他是一个能持续贡献15分的得分点。辽篮的打法受困于人手,变成了无谓的绕圈跑,扔给韩德君然后甩出来投一个再全队拼篮板,或者外援干拔。场面低效,而且队员因为沮丧而越发没有活力。

这不是一支强队该有的表现。

而这一年球队的管理层在干什么呢?

在忙着打嘴仗。


当辽篮官方账号连续发布严正公告,谴责“个别球员的球迷”扰乱秩序,影响球队正常比赛,并以此作为一段时间战绩不佳士气低迷的理由的时候,其实发布出了一个不安的信号:

这支球队的官方账号是可以公开加入撕逼站队的。

那么之前赵继伟和张镇麟遭遇网暴,以及球队多次陷入到舆论压力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

你们没有在需要力挺队员的时候站出来,反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近乎于“宣战”的出口,这是一支职业球队应有的做法吗?

留下来的辽篮球迷看起来更加激进,更愿意去展现攻击性,并且坚决地和曾经的头号球星划清界限。口水战从线上打到线下,社区论坛微博贴吧更是沦为战场,在这个CBA球员人均用小号逛虎扑的时代,大量没有内核只有情绪的帖子,悉数被球员看见影响他们的心态和发挥,让球员有了更多的借口情绪和压力。


这一年的辽篮没有郭艾伦,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郭艾伦

而当球员们意识到自己的困境的时候,已经无力去改变了。事实上,如果辽篮从一开始就明确以老带新,不把夺冠当做唯一目标,尽可能减少二老和赵继伟张镇麟的损耗,豁出去让王岚嵚和付豪多打打,以张陈治锋黄秋实李虎翼张峻豪的天赋,也许战绩没那么漂亮,但球队顺利交接过渡,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然而事实是,当夺冠变成了指标和攻坚任务,球员们对于争冠不再有期许和享受,就只剩下了累心。这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为什么在球迷蹲守酒店大巴的时候球员面无表情少有互动——常规赛太漫长了,比赛太多了,而常规赛的赢球和输球,因为比赛间隔太短,让球员也没什么触动了。

无论成败,与辽同在,是现场球迷的口号。

而在线上,则是大型服从性测试的狂欢。

“球队的”球迷们以围殴郭艾伦球迷为乐——管理层做了漂亮的决断;

外援是管理层选来的,他们总会试错试到最好的;

韩德君和李晓旭劳苦功高,批不得的;

赵继伟和张镇麟是自己家孩子,批不得的;

王岚嵚和付豪是专门来投奔的,批不得的;

他们都有不少粉丝呢。

所以——

骂骂郭艾伦吧,他不算自己人了,是“白眼狼”;

骂骂鄢手琪吧,他没粉丝;

骂骂弗格吧,怎么好意思赖在这呢?

在这种极度压抑扭曲夹杂着麻木和沮丧的气息里,每个人看起来都想早点结束这个赛季。又或者说,所有比赛都变成了,能打得过,就好好打打,打不过就迅速缴枪。

这是一支十年来最没有精气神的辽篮,他们每一个人,都好像失去了求胜欲。


是的,CBA是一个商业联盟,所有的荣誉和成绩背后,都是老板和企业们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所有的成绩,也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还有一些些运气和眼力——几个好外援,可能要比所有国内球员认真准备的贡献还要多。

而球迷给出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但对辽宁男篮来说,全辽班是加成,也是枷锁。他们登上辽视春晚,他们有这样那样出圈的节目,他们走上综艺,他们有着别的省份没有的,街头巷尾最高的传唱度。

可是,这并不该是这支球队逐渐老去,却仍然消耗了韩德君李晓旭,透支了赵继伟张镇麟一年之后留下满地狼藉的理由。

如果你还记得,赵继伟在几年前就萌生过退役的想法,为了辽宁这两个字,他留下来了;

如果你还记得,张镇麟说过他的梦想是去美国挑战自我,打打发展联盟都行,为了辽宁这两个字,他也留下来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要被这两个字压垮。

当互联网上的球迷们到处寻找着可以攻击的对象,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自身,喊着都是敌人拉的仇恨,到头来满世界都是嘲讽的声音。

而这些嘲讽,只是透露了一件事——

在这失败的一年,你们失去了现在,也快失去未来了。


李晓旭在赛后说,一支球队在十年里一直都能争冠是罕见的,这就像生活吧,生活里也有很多不完美的,但我们要想怎么解决问题。

但就在季后赛开打之前,他被一些自称是自家球迷的网友,喷到了注销微博;

而韩德君在赛后潸然泪下,满眼不舍,不肯轻谈退役两字的时候,却注意到了评论区这样一行字:别丢人了,哭哭啼啼的。

就这,还能说什么呢……


想与队长的作者团队谈笑风生吗?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

请添加微信:hcctgd163

相关内容